新贵每月烧钱数千万美元,
仍难以拓宽市场;
亚马逊风光之时强势拓张,
却只能铩羽而归,
国产品牌出货量全球第二,
逆风中迎来增长。
这一切,都跟这一点息息相关...
事实证明,向新的目标市场拓展,能烧钱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
近年来,快速杂货配送服务在欧洲蓬勃发展,像Gorillas和Getir这样的欧洲快速杂货配送初创公司,在初期获得成功之后,纷纷试图打入美国市场,以获得更多的使用者。
向海外拓张之时,这些新贵并没有如现在这样陷入重重麻烦之中,他们信心十足,并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根据insider的报道,Getir每月的开销超过6000万美元,Gorillas每月在全球的烧钱速度在5000万到7500万美元之间。然而,如此巨大的投入,并没能帮助它们在新市场站稳脚跟。
超快交付业务的倒闭速度和它们提供服务的速度一样快,在短暂的高速发展期之后,Fridge No More、Buyk、Jokr已经关闭业务或退出美国市场,而Getir、Gopuff和Gorillas也已经裁员并缩减业务。
许多公司在美国之外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快速配送业务,并试图在美国复制这一模式。然而,他们很快就迎来了失败。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这些公司没有充分认识到或理解美国和欧洲消费者之间的差异。
欧洲的购物者往往每隔几天就会购买新鲜的食品杂货,这也是众多快速杂货配送公司能够在欧洲兴起的原因。而典型的美国购物者喜欢大量购买,许多人已经在长期的市场教育中形成了大批量集中采购的习惯,Costco和山姆会员店这种仓储式量贩店的成功可以印证这一点。美国购物者往往会购买足够维持一周或更长时间的商品,在如今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不同,让这些能烧钱的新贵们碰了壁,曾经正处于风光之时的亚马逊也曾因此受挫。
2004年,在顺利攻克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市场后,已成为全球电商霸主的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网,进军中国电商市场。在2008年,亚马逊占据了中国B2C电商市场15.4%的份额。但随着时间不断过去,亚马逊的市场份额一再降低,最终停止了在中国的电商业务。
杰夫·贝佐斯总结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教训时表示,有三条教训最为重要:第一,不够激进;第二,投资不足;第三,本土化不充分。从亚马逊网站的购买页面、支付流程可以看出,亚马逊确实没有在本土化方面做好功课,缺乏对中国本土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洞察,以至于在竞争中逐渐失去市场份额。
进入一个新市场,想要站稳脚跟,就需要对当地市场情况和消费者有足够的了解,无论是对大小企业来说,都是如此。
要想全球化,必须本土化。无数跨国公司开拓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本土化战略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知名企业海信集团,正是通过做好本土化,完成了逆势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Omdia的最新数据,在今年二季度全球出货量环比下降11%的情况下,海信系电视出货量逆势增长5%,位列全球第二。在海信看来,要成为全球化的企业,就必须关注不同市场的本地化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海信对于本土化的坚持和努力,使其今年上半年销量市占率在北美稳步提升至12%,并在日本、澳洲、南非市场保持领先。
对于跨境卖家们来说,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本地化已经成为了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做好本地化,有以下四点好处:
01
能触及更广泛的受众:本地化能让你的产品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提升品牌认知度,有助于进军新市场和巩固已有地位。从根本上来说,要把潜在客户变成真正的客户,需要建立信任。而如果不对你的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用心进行本地化处理以贴合每个不同市场的需求,那就无法在新的受众中建立信任。
02
能为消费者提供定制的内容:最近几年,消费者对个性化内容的需求已急剧增加,而这正是本地化所能做到的——让内容与受众直接相关。很多时候,通用型内容的效果远不如高度本土化内容的效果。
03
能让品牌保持良好的声誉:如果不了解在某个特定群体和文化中通行的规则和社会规范,很容易就会在无意中做出冒犯的行为。品牌需要把保持本地化敏感度作为第一要务,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许多错误都是犯不起的。
04
客户满意度将得到提升:如今,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对文档、博客文章、常见问题解答、电子书、指南、报告和客户支持进行本地化,非常有助于确保卖家能满足每位客户的特定需求。这些满意的客户会带来良好的口碑,没有什么营销手段能比得上真实用户反馈,要知道,消费者对于口口相传的信任度,要远超出各种形式的广告。
本文链接:https://www.sxwpls.com/3248.html ,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https://www.sxwpls.com/
-
喜欢(0)
-
不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