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的是被各种各样的海克斯科技刷评了,跟别人关注科技与狠活儿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商家和营销人,我深深的被某吉飞的营销才能给折服了,当然了,他有可能是外行营销无意间试对了套路,但是对于普通人,在了解海克斯科技的同时,更应该了解下情绪是如何操控传播的。
我既不是做食品的,也不是搞科技与狠活儿的,只是从营销的角度来聊聊我的个人感受,所以下边的文字是带有立场的:我不喜欢某吉飞。因为经商也有十来年了,我觉得他完全属于恶意营销。
现在食品工业的基础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来提升食品的利用率,抛开剂量谈毒性,完全就是耍流氓,如果按照他的立场,我们压根就不应该有面包,牛奶,果汁等等产品,完全蜕化到古代或者是原始社会。而这点,他自己知道吗,我相信是绝对知道的,因为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己早些年就是卖调料的,应该懂得调味料中的“科技”更多,如果说一切添加剂都是科技与狠活,应该评价他是叛变了,还是投诚了。
实际上海克斯科技之所以短时间内爆火,一是借助了短视频的东风,二是操纵利用了普通民众的恐慌情绪,这在传播学里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所有的信息传播其实都带有情绪,这就跟普通人发朋友圈的动机是一样的,有的为了获取别人的认同,有的为了获得别人的帮助,有的则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通常,不带有任何情绪的信息是没有传播因子的,比如:我今天在楼下买了杯可口可乐。这条信息基本上不存在被扩大传播的可能,但是换一句话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震惊,某电影院9块一杯的百事可乐居然是商家用7元一桶的可口可乐分装的。这样的信息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激发普通人的情绪,不要怀疑,今天这条信息已经在多个视频平台上了热搜,看看情绪有多可怕。
人们会因为恐怖情绪去帮助信息的传播,海克斯科技正是这种情绪下的产物,因为自媒体的时代,创造信息的门槛是在不断降低的,于是一条并不科学的信息,随着观看者的恐慌情绪不断传播,最后彻底发酵成了添加剂事件,相当一批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内的商品被这种盲目情绪搞的损失惨重,真正上演科技与狠活儿的恶意商家几乎不受影响,因为没有人真正在意你家楼下的餐馆和奶茶店是不是科技与狠活儿。某酱油企业这次绝对是被坑惨了,但是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背后的大股东极有可能因祸得福。
从经商者的角度,我们当然不鼓励有恶意动机的营销,但是值得说的是,在营销领域里,冲突型互动营销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常规的营销正在变得慢慢失效,我之前就讲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我们曾经的一款产品在Youtube上获得了数百万的观看,起因恰恰就是一个冲突性事件。某网红在收到我们产品后因为沟通上出现问题,我们拒绝了合作,结果他恼羞成怒,直接在视频中暴力测试,故意贬低我们的产品。没想到因为产品的质量超出了他的预期,粉丝开始热烈讨论,一度把我们的品牌搜索量扩大了上百倍不止,那款产品自然而然也成了一个爆款。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跨境电商领域的头部卖家,就是那个发明了拉车线的品牌,他们的产品火出圈,也是因为一个Youtube网红暴力测试的结果,因为传统的认知中,数据线是比较脆弱的,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款可以牵引汽车的数据线,违反了普通民众的固有认知,于是内容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消费者也开始琢磨要不要购买一条该品牌的数据线试试质量,其他的网红媒体一看这样的内容能火,于是就开始了各种花活儿,比如用数据线做引体向上之类的。
同样的,当年某Amazon coat之所以能够爆火,也是因为它打破了一般消费者的常识:怎么会有几十美金,质量和款式还不错的羽绒服呢?一个媒体报道,其他媒体跟进,各类网红闻到传播的价值蜂拥而至。一个冲突型的产品,造就了一个大火的品牌。
我们在做产品和销售的过程中一定也要看到情绪在传播中的价值,很多亚马逊的卖家选品的时候直接来个挖耳勺,鼠标垫,床品三件套之类的产品,很难实现快速的成长,除非是售价5万限量200个的卡地亚纯金挖耳勺,结合了手机,手表随意区域无线充电RGB功能鼠标垫,LV限量发售床品三件套之类的商品,否则传播属性太弱,就只能疯狂砸钱买流量促成交了。
好的产品一定要自带传播属性,否则靠硬推广,很难自我生存和持续成长起来,反过来说,我们在销售的过程中,一定要去挖掘商品背后的超级卖点和反常识的点,然后跟营销资源配合,没有规划下的营销传播的空间和效果注定是有限的。
最后说一下,我是支持提高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的,但是同时也要提醒大家注意,始终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看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sxwpls.com/4190.html ,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https://www.sxwpls.com/
-
喜欢(0)
-
不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