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Prime Day的第二天,今天的销量比昨天的销量还要好很多,毕竟产品的排名都上涨了,那么流量也就大了不少。
早上一大早,我还跟公司的运营同事们说,可能是今天有倒计时,所以单量也就多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昨晚看到了很多人在朋友圈吐槽又是陪跑,陪着爆单的卖家一起跑,提及自己的产品销量比平时还差,这还是在活动前提高了广告竞价,加了不少广告预算的情况下。
有的细分类目,有的卖家超低价的秒杀,也还是无法挽救销量低迷的情况,参加了秒杀,单量跟平时几乎是一样的,很是心酸,毕竟是亏本着赚吆喝,还不理想。
其实,身边的朋友们做欧洲站的,这次销量也很好,出其意料的好,很是开心,毕竟最近这段时间,整个欧洲市场很低迷,动乱不稳定。
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差的也只会越来越差。这是永远不变的道理。
很多卖家在选品上一直都是凭感觉选择,甚至有的卖家跟我说,他手头上有好几个选品软件,但是选择的产品还是到最后清货的结局,一年从头到尾,一直都是在选品,测款,清货,再次选品,测款,清货.....
我在一开始就提醒大家,市面上的所有的插件,都只能够参考它们的数据,并不能完全相信,甚至是依赖。
爬虫数据,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你可以发现最近很多插件对于产品的销量预估都是不精准的,甚至很多都是偏差好大。
但是,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么你也就成功被它误导了,误导了方向,从而导致了选品失败,产品的打造失败。
我在课上经常跟每一个同学提及到,我们要学会通过实操,把我所讲的每一个点,每一个很细的点,一步步去实操,然后要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一个正确的思维逻辑框架。
随着时间,不断去更新迭代,那么你完全比别人要轻松很多很多。因为你已经有自己的一个模式支撑你去复制迭代。
那么,在亚马逊的选品上,打造爆款上,只要按照自己的这套模式一步一步地去做事情,那么基本成功率也有所保证了。
而不是做了三年,五年,七年,连一个能够复制迭代的模式都没有,完完全全去依靠第三方插件,结果导致了自己在错的方向越走越远。
这才是我的初心,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学有所成,而不是背书式地给大家噼里啪啦讲了一大堆,然后就没然后了,能不能生存下来就看个人是否运气爆棚。
就好比插件的CPC的预估竞价功能,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一直说服自己,那个就是精准的,这也让我大吃一惊。
你这好歹对比你自己打造的那个细分类目,对比一下,验证一下,然后再来发表意见。
其实,我发现还是很多人无法明白亚马逊的整个底层逻辑,只顾着埋头苦干,低头拉车,一路走到黑。
看到秋季会员日与自己无关,很多人又在感慨亚马逊红利期真的过去了,新手卖家或者小卖家已经没有机会了。
亚马逊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有没有机会取决你自己本身,如果你还是以以前亚马逊野蛮生长的那套思维方式来做亚马逊,那机会肯定是很渺茫。
并不是我在夸大,你回过头看看身边的卖家就能够发现。
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细分类目,选择了一个对的产品,解决痛点,把控产品品质,让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一定的溢价能力,那么利润率也自然也高。
先进入细分类目,打造一款产品,先让自己生存下来,稳定的单量,稳定的盈利。然后,再接着第二款产品,第三款产品,慢慢地深耕整个细分类目,垂直化运营,这才是正确的思维逻辑。
接下来的亚马逊市场,挣大钱的都是能够提前深耕细分类目,垂直化细分类目的卖家,甚至很多卖家都已经做到那个细分类目,他的品牌就足以代表了那个细分类目,那么还怕没流量?没单量?没利润?
而这样子的模式,面对亚马逊整个市场,起码还有十年的红利期。
选择比努力重要,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最本质的价值,实际上还是长期主义,你如果看的短,什么事情都很难办,你稍微一拉长很多事情就看明白了。
而这个稍微一拉长,很多人却做不到了。
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这本书中提到了: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对于创业公司尤其如此。只有专注,才能集中所有资源做一件事情,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只有极致,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用户,用户才愿意口口相传,从而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
共勉!
本文链接:https://www.sxwpls.com/4214.html ,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https://www.sxwpls.com/
-
喜欢(0)
-
不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