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卖家反馈,因为在《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一书中读到我讲的螺旋式打造法,自己结合书中所讲去尝试,把一款产品降价,降价之后,单量上升,BSR排名也上升到前50名,但接下来的几天里,排名有所下滑。卖家觉得奇怪,和自己产品类似的款最好的排名在20名左右,而自己的最好也只是冲到了50名左右。卖家增加了10美元广告预算,但发觉订单并没有增长,卖家很困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运营中总会时有发生。这既不能说是卖家的问题,也未必是运营节奏的问题,有时候一款产品的打造,是需要时间来积累和沉淀的。
在讲到螺旋式打造时,我总是给同学们提醒,要确保“以周为单位的逐步变好”。
怎么理解呢?
一款产品的打造几乎不可能发生等比例直线上升的情况,往往是今天表现好一些,但第二天可能销量又下滑了,是不是这种下滑就必须焦虑呢?不需要。只要这一周(这一段时间)整体比前一周(前一段时间)变得好一些,这就是我们期望的结果。
为什么叫做螺旋式打造,因为打造的过程必然经历时而上升时而下滑的过程。
很多卖家等不及,要么是因为没经验,要么是没阅历,太焦虑于任何一点的变差。有经验的卖家,往往会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一款产品的打造过程。
在螺旋式打造的节奏里,我讲述说可以“以3-7天作为一个调价节奏”,如果处在盈利阶段,可以按3天的观察作为一个调价单元,如果处在盈利阶段,可以给更长的观察时间,以7天作为一个调价单元。
但实际打造的过程中,有些产品,需要基于自己的成本、当前单价、竞品价格、自己当前的销量和排名、现有库存数量、补货周期等要素,对节奏做出调整。
比如我自己打造的过程中,有时候在一个价格上1个月不调价,因为我的库存足够,而销量和排名在上升但上升比较缓慢,同时呢,为了避免遭遇竞争对手的恶意黑手,我也不想冲那么快,每天有销量,稳稳的前进,给我积累了产品评论,也让竞争对手逐步适应我。
更有甚者,我们有学员在打造一款产品时,把成本控制到极致,把售价设置在盈亏平衡点的价格,每天只开了5美元预算的广告,连续放置了7个月,7个月后,产品积累了超过700个评论,直接成为Best Seller,然后把价格逐步上调至有4美元的利润,每天出400单左右,你说,这是螺旋吗?好像也没有螺旋,但他参考了螺旋的思路吗?绝对的。
做生意这件事,最好玩的地方就在于每一款产品的打造都会遇到新情况,每次认真面对新情况进行思考、复盘、调整,都会有新长进,每一款产品,每一个阶段,似乎都在面对不确定性的事情,我们只能意会其大概的思路和方法,没有办法绝对的标准动作。
有些卖家会说,那我就想找一个能够标准化操作的动作规范呀!
说实话,这种思维还真的未必适合做亚马逊,未必适合做生意,未必适合创业,不过倒是挺适合去富士康的生产线上的。
绝对的标准化,不需要做任何的调整,螺丝拧6圈,Over!
本文链接:https://www.sxwpls.com/5495.html ,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https://www.sxwpls.com/
-
喜欢(0)
-
不喜欢(0)